2011年10月26日

褚士瑩〈在天涯的盡頭歸零〉講座紀錄(上)


我昨天去了屏東的竹田,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去過?那裡有一個小火車站,到了下午三點就沒有站務員服務了,一天下來火車的班次也不多。車站內我發現有幾張NPO市集的海報,但出了車站只有一攤,是位阿婆在賣芭樂。我們也可以發現愈鄉下的地方,外籍配偶的比例也就愈高,竹田也是一個外配比例高的地方。在他們的親子圖書館假日舉辦會閱讀相關的活動,需繳交100元會費,也可以借書回家,不過有些家長聽到要繳錢,於是摩拖車轉頭騎著又走了。你可以在街上看見有些小朋友也是沒事邊騎著腳踏車邊喝飲料閒晃,這樣看起來也是很危險。如果一星期下來喝個4、5杯可能也得花上100元,你們會選擇花錢買飲料,還是一次花100元來聽說故事(的年費)?我們可以發現在這樣的活動裡,外配的子女通常比較安靜不多話,部份不是的則相對比較活潑和勇於表達。如果是完全免費的,那麼是不是家長們就沒有100元的考量,也就有更多的小朋友來到圖書館?親子圖書館每月會花一筆經費,買進約400本的圖書,館長也樂觀的表示如果鄉裡的孩子都來借書,那麼也就不怕書買得太多了。這是昨天在屏東竹田看到的情況。

今天要談我目前人生中三次的「歸零」。歸零是必要的,是因為不知不覺中,我們都變成帶有色眼鏡的好人……。記得小時候美勞課畫到人物,不知皮膚該畫上什麼顏色時,問老師通常得到的答案是「皮膚色」。小時候我們畫畫使用的彩色筆有分12、24、48……色,拿48色的小朋友通常是最令人討厭的了,但不管幾色的彩色筆,都會有一個叫「皮膚色」的顏色,至今我們還是這麼說這麼用。這是因為過去在日本殖民下的關係,如:韓國和台灣都有一個所謂「skin color」的顏色,不過在日本早已取消這種說法了。如果哪天小朋友去海邊玩曬黑了,或天生就長得黝黑,上美術課也是跟其他小朋友拿出一樣的「皮膚色」。如果你問竹田國小的學生拿出「皮膚色」,每位小朋友拿出來的顏色,還會是一樣的嗎?如果這樣的美術老師到了紐約教書,還可以指定小朋友拿出「皮膚色」這個顏色來嗎?這可能會被視為是一種歧視的行為。不論是課業上或是生活上,解決疑惑或問題時,我們經常尋找或仰賴有一個標準答案,然而,什麼才是「正確的標準答案」。有時前往地嶽的道路,往往是這些善意的石頭所舖成的。這也可能是部份人的經驗是,當父母說不出道理時或要小孩聽他們的話時,總會脫口而出:「就聽我的話,難道父母會害你(妳)嗎?」畢竟父母與小孩是生活在不同的時空背景下成長,所遇到的人事物自然會帶來不同的成長,這樣的話無形中也阻止了小孩學習成長的機會。

我必需說從小我就很會考試,也清楚知道老師想要什麼樣的答案,考前只要複習同學整理的重點大都可以考得好,但這並不代表我就是很個有知識之人。當我17歲背起背包出國旅行時,是我人生中的第一次「歸零」,故事的開始是,一個普通的少年,扛起大背包去看世界,有一天,他走到印尼,從此走向尋找答案之路。外國人看到我們背九九乘法表,就覺得我們已經相當的厲害了,如果再遇到印度人的19x19或29x29…,像這樣很會考試和背書的人,並不代表就是很有知識的人。然而,在國外經常會遇到學校沒教根本不可能會教的問題,所要尋找的答案也不可能是有「標準答案」。當時我經常思考的問題只有八個字,不管是到貧窮或富裕的國家都會遇到,就是「遇到乞丐該怎麼辦?」我也想來問問大家,你們遇到乞丐向你(妳)乞討時,會怎麼處理?聽起來大家比較可以接受的答案,最多的也是買賣的交易,再來要看起來如大陸人形容的鬥窮、鬥殘、鬥可憐或夠灑狗血…。如果是跟團的話,導遊一定會跟團員們耳提面命,遇到小孩或有人要錢、賣東西的情況,千萬不能給也不要買,給了買了再來的場面就會很難收拾等等。難道權威給的就是標準答案嗎?老師給「皮膚色」就是標準答案嗎?於是這位少年發現,世界上大部值得解答的問題,原來都沒有正確的答案。所以他決定開始Unlearning──拋棄所學,重新開始。

「遇到乞丐該怎麼辦?」的問題也是直到開始旅行的10年後,我才找到「自己的答案」。從17歲我花了10年到27歲才找到了答案,也就是我決定從事NGO工作,以組織的方式幫助想改變的人,或讓需要幫助的人到組織的庇護所來。當災難發生時,我們可以看到有些災區的志工回來之後,經常是邊搖頭邊說,真的很忙很忙,根本就救不完之類的話,所以也就不斷地將便當、衣服、食物、組合屋…等物資往災區送。我心中不免有些疑惑,在100個便當或100個組合屋之後呢?難道這樣就能解決所有的問題了嗎?如果換一種方式,我們能夠以一種有組織或基金會的方式,每天每月每年長期的在所需要的地方,長期關注的災民的需要。這是第一次的「歸零」,也讓我有機會重新回頭檢視,所以這些自己找到的答案相對是非常重要的。

現在16、18~30歲以下可以申請的出國打工渡假的國家愈來愈多了,請問大家打工渡假的意義是什麼?我們就以國人常去的澳洲來說好了,多數的打工渡假大多是在農場工作,如刷馬背、採蘋果、奇異果…,扣除一些必要的開支,如:稅金、仲介費、往返交通費…。你們知道一週的打工費還剩多少嗎?同時我也想問你們,一個月付給你(妳)多少薪水,你(妳)才會甘心去做一份不喜歡的工作?也就是一個月領多少的薪水,你甘願為五斗八折腰。4.5~5萬是大家可以接受的範圍,甚至有人要10萬才願意。我們現在的薪資剛畢業的大學生可能2.2萬,而台、清、交可能要求到4.5萬。回到剛才的問題,大家猜到了嗎?答案是一周約有3萬台幣的收入,一個月豈不是12 萬,不用念台、清、交,也不用念碩士或博士,更不用考托福。如果純粹以金錢來考量,為了4、5萬而出賣自己,沒有踩在自己的夢想上,那麼不如考慮去打工渡假,千萬別為了2萬元而折腰,這麼說不是鼓勵讓大家出國去當台勞。以12萬為基準,如果是份自己不喜歡的工作,即使一個月領5萬,比較起來那豈不是還賠了7萬。如果是份喜歡的工作,即使一個月領3萬,那也是快樂又具有意義的,就算是付9萬給老闆買到你(妳)的快樂好了。我要說的是這是沒有一套標準的準則可以去衡量的,原本我們設定的標準答案,或許旅行之後,就不見得再是原來的標準答案了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